4月2日,第五届孤独症谱系障碍跨学科公益论坛在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和中国康复医学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的指导下成功召开。本次论坛邀请了国内外孤独症领域的权威专家、医生、学者,旨在共同探讨孤独症康复的国际前沿理念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路径,致力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孤独症诊疗康复体系,为特需家庭带来福音。
本次论坛,长和大蕴总督导、哈佛大学博士后郭凤宜教授发表了题为《Proiect ImPACT: 培养家长成为孩子社交沟通的启蒙者》的演讲。
郭凤宜教授指出,ImPACT项目专注于家庭的指导和支持,提供系统化的策略和技巧,旨在培养家长成为孩子社交沟通的启蒙者,同时,郭凤宜教授强调了在自然情境中进行发展行为干预的重要性,以及家庭赋能在儿童功能性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ImPACT项目采用金字塔结构,强调首先关注儿童的日常生活功能参与和不同活动。家长和照顾者通过调整沟通方式,创造自然情境中的学习机会,促进新技能的学习和目标的扩展。
在论坛上,郭凤宜教授通过实例展示了如何创造主动沟通的场景,以及如何运用六个主要技巧之一来创造自然沟通的环境。这些技巧旨在提高孩子的社交参与和沟通技能,同时增强家长的自我效能,减少育儿压力。
长和医疗集团荣幸地引进了ImPACT项目,并为家长提供了标准化的使用手册和教练指导手册,同时提供ImPACT项目线上和线下的团体及个训课程,以支持孩子的社交参与、沟通、模仿和游戏技能。
本次论坛,郭凤宜教授不仅为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了宝贵的支持和指导,也为推动跨学科合作和社区参与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她呼吁更多家庭和社会各界参与到构建以家庭赋能为导向的社群中,共同为孤独症儿童创造一个更加友好和支持的成长环境。
4月2日下午,长和大蕴特聘专家、原深圳妇幼保健院儿童心理与康复科主任、万国斌教授受邀出席深圳招商街道残联在招商街道文化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办的“世界孤独症日”宣传活动,并作了专题演讲。万国斌教授以《孤独症的干预与疗效》为主题,为现场观众带来了深入浅出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指导。
万国斌教授指出,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通过早期诊断和干预可以得到一定的改善,孤独症儿童具有终身学习和发展的潜力,他们也可能过上幸福和健康的生活。
同时,万国斌教授强调家庭参与在孤独症干预中的重要作用,他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康复过程中,通过学习和实践成为孩子康复道路上的重要伙伴。
在干预策略方面,万国斌介绍了不同层级的干预方法。初级阶段,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照顾者技能培训;中级阶段Project ImPACT干预项目,高级阶段以治疗师持续督导学习的模式。
多年来,长和大蕴始终致力于国际前沿的康复模式,为孤独症儿童和家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让孤独症儿童能够早日拥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回归社会。
本次活动,深圳长和大蕴特聘专家万国斌教授为孤独症家庭及社区带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科普讲座。希望通过这样的科普讲座活动,进一步推动社会对孤独症群体的关注和支持,共同营造一个包容、友好、互助的社会环境,让每一个孤独症儿童和家庭都能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Copyright © 1988-2014 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4037312号